春风桃李花万重——耒阳市深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纪实
2025-09-07 23:51:39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徐霞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475

耒阳融媒9月7日讯(记者 赵娟) 金秋九月,耒水泛着粼粼波光,校园里桃李芬芳,琅琅书声与飒飒秋风相映成趣。在第41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,我们循着时光的脉络回望:近年来,耒阳始终将"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"作为最温暖的民生承诺,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坐标,以"一张蓝图绘到底"的韧劲与"一锤接着一锤敲"的执着,推动教育事业从"有学上"向"上好学"跨越,《中国教育报》头版曾聚焦耒阳化解"上学难、读书贵"的典型实践,为全国县域教育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。

党政重教:擘画优先发展的战略坐标

"教育兴则耒阳兴,教育强则耒阳强。"这一共识,在耒阳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——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、未来的希望工程,以顶层设计锚定方向,以真金白银夯实根基,以系统合力护航发展。

从政策引领到资源倾斜,从机制创新到责任压实,耒阳构建起"党政主导、部门协同、上下联动"的教育发展生态。实施市领导包保联系学校制度,每位市领导化身"教育联络员",定期深入校园督导思政教育、食品安全、心理健康等重点环节;选派教育局班子成员担任民办学校"第一书记",织密"局党委牵头抓总—基层党委统筹协调—驻校督导精准落实"的立体化党建网络;102所公办中小学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,让党建引领如同一根红线,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,铸就教育事业的"红色堡垒"。

五载耕耘,硕果盈枝:新建、配建、改扩建学校30所,回购民办学校5所,新增公办学位65532个,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、超大班额全面"清零";学前教育普惠率达87.89%,公办园幼儿占比55.12%,"入园难""入园贵"问题有效缓解;"爱晚"老年学校温暖启航,青华职校、中蓝航空等职业院校相继落户,中职学位扩容8000余个,衡阳高等职业理工学院成功申办,终结了耒阳无高校的历史……如今,多元并举的教育体系日臻完善,层次分明的办学格局逐步成型,一幅"幼有优育、学有优教、老有优学"的生动图景正徐徐展开。

春华秋实:谱写优质发展的奋进篇章

漫步耒阳城乡校园,拔地而起的教学楼与焕然一新的校园环境相映成趣,一组组跃动的数据折射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。

党建领航,厚植立德树人之根。 以若兰小学、中豪小学、欧阳海学校等13所"红色教育示范校"为标杆,"五红教育"(红色教材、红色课堂、红色活动、红色文化、红色基地)与"六百活动"(百名党员讲党史、百场班会颂党恩、百幅书画绘党情等)深度融合,《耒阳红色故事汇》校本教材将本土革命故事化作滋养心灵的养分。"三全育人"(全员、全程、全方位)模式创新推进,"五育并举"(德智体美劳)理念落地生根——校内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,"双减"政策见行见效;篮球、足球、武术等特色课程蓬勃开展,"一校一品""一校多品"的素质教育画卷绚丽多彩。耒阳"党建+教育"的融合发展经验作为县市区唯一代表在全省中小学党建会上交流,相关做法被《中国国防报》《三湘风纪》专题报道。

提质增效,绽放育人硕果之花。 聚焦质量提升,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持续深化: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全面推进,"万人进课堂"活动掀起教学研讨热潮,联片教研、集团化办学、城乡帮扶实现全域覆盖。成效已然显现: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合格率实现历史性跨越,初中成绩跃居衡阳市县市区第2名;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从2020年的3021人攀升至2025年的6272人,上线率达54.9%,高出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,稳居衡阳市"高考大户"前列;职业教育捷报频传,学生技能竞赛屡获省级以上奖项,2个专业群入选省级"双高双优",累计培养技能人才1.4万余人,为地方产业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。

治理赋能,筑牢安全发展之基。 坚持"安全为要、服务为本",耒阳打出教育治理"组合拳":实施8大关爱工程、28项关爱措施,在"补短板、激活力、培优师、强管理"上精准发力,打造师资"五个样子"(站有样子、教有样子、学有样子、行有样子、心有样子)工程;构建"六项重点"防护网、"五战九全十防"安全体系,专职保安、一键报警、天网系统实现校园"三防"全覆盖,安全事故率降至历史最低;创新教育收费"三严"机制(严格标准、严格程序、严格监管),推出衡阳首创的"一码收费"平台,源头治理与过程监督双管齐下,校外培训乱象得到有效遏制。近年来,耒阳教育屡获国家级、省级荣誉:2020年以全省第二名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;2021年获县市区政府及主要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优秀等次;2022年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;2023年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和省政府综合大督查通报表扬;2024年,防溺水"人民战争"、校外培训综合治理等经验获国家层面肯定,防溺水"三定五防"(定区域、定人员、定责任,防溺水知识宣传、防危险水域巡查、防私自下水、防救援滞后、防责任松懈)工作得到孙春兰副总理表扬,国家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和省委主要领导专门批示,相关经验被教育部纳入全国创新举措,耒阳获评全省疏堵结合防溺水试点县。"规民"(规范民办教育)工作经验入选全国地方深化改革典型案例,校培执法经验两次在全国"双减"工作现场会推广。

扬帆奋楫:拓展高质发展的崭新愿景
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挑战与机遇并存。今年6月,省委书记沈晓明在"十五五规划补齐重点领域民生短板专题座谈会"上,对耒阳教育提出明确要求:"聚焦民生根本价值取向,锚定'十五五'规划发展基调。"作为全省唯一的县级教育界代表,耒阳市教育局深感责任重大。

直面"城乡教育差距、民办高中占比偏高、保障机制待完善"等短板,耒阳教育人已明晰奋进路径:坚持教育优先发展,优化资源布局,推动乡镇集中办学,着力解决农村学生安全、健康、营养等问题,进一步夯实基础教育根基;拥抱数字浪潮,建设教育城域网数据中心,深化人工智能教学应用,通过培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,弥合城乡教育"数字鸿沟";强化师德师风建设,创新教师流动与激励机制,实施分层精准培训,培育一支如竹海般生机勃勃的教师队伍;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供给,推进城乡优质公办园共建,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启蒙教育;对接本地产业需求,深化产教融合,提升职业教育内涵;规范民办教育发展,完善监管长效机制,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。

"春风桃李花万重,耒水烛光映天红。"从蔡伦故里的文明薪火,到革命热土的红色传承,尊师重教的基因早已融入耒阳的城市血脉。回望来时路,耒阳教育以实干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答卷;展望新征程,耒阳教育人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大力弘扬"教育家"精神,深化教育综合改革,在"躬耕教坛、强国有我"的使命担当中,奋力续写更高质量的教育篇章!

责编:徐霞

来源:耒阳市融媒体中心

要闻
综合
专题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